7月15日下午,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、博士生导师连水兴教授以“地方性与全球化:论‘国际传播’观念的形成”为主题,在F2-301教室为万博体育
师生作学术讲座,高艺、林丹菁等青年教师与2023级研究生到场学习。本场讲座由学院副院长朱丹红主持。
连水兴教授首先以“一位闽南人”为切入点,介绍了名为吴朴的明朝军队幕僚及其著作《渡海方程》。连水兴教授指出,作为明清时期重要的航海指南,《渡海方程》对当时的航海技术和地理知识进行了详细记载,对后世研究明清航海史、交通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。并由此点明《渡海方程》所具备的国际视野,即该著作不仅详述了长江口太仓刘家河(郑和下西洋的出发港)出发的南北两条航线,还讨论了海外贸易与海防问题,同时强调了在国际传播与交往中,海权与话语权之间的关联。
其次,连水兴教授将“国际传播”概括为“一种物质性的视角”,强调物在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中介作用。他认为,物质性不仅包括传播媒介本身的物质形态(如交通图、海底电缆、互联网基础设备或设施等),还包括这些媒介背后的社会关系、技术逻辑、文化实践等多个层面。连水兴教授鼓励学生重新审视国际传播过程中人与物、物与物之间的关系,以及这些关系如何共同建构国际之间的交往。
接着,连水兴教授将“物质性媒介”与“地方性知识”互通,倡导以“文化持有者的眼光”去解释研究对象的文化,去理解“国际传播”。讲座过程中,连水兴教授以“明代的漳州月港:全国唯一对外开放的‘特区’”为例,指出月港“东南沿海第一大港”地位的同时,深入探讨了“地方性”知识产生的社会背景,包括:海上交通与航海技术的发展、海上贸易日益兴盛、航海经验的口耳相传或文字记录,进而阐述闽南地区“国家传播”观念的变迁,即从国际交往官方性质的“宣扬国威”转向民间性质的“经济贸易”、以自我为中心的“中国即天下”进入现代意义的“全球化”时代。
最后,连水兴教授就“全球化”的起因与影响,讲述了“国际传播”的不平等性、“国际传播”的支配地位、“国际传播”中的两难。连水兴教授点明了中国在“国际传播”中的两难:既要在经济层面(包括国际传媒市场:如Tiktok)上融入全球资本主义传播体系;又希望在政治上保持国家主权独立性和自主性。他指出,中国的“国际传播”之路“路漫漫其修远兮”,仍需“上下求索”。
连水兴教授的讲述深入浅出,生动有趣,内容丰富,使大家受益匪浅。讲座结束后,在场师生就“如何全面搜集、深度挖掘史料”展开了进一步的探讨,连水兴教授表示应当将个人的研究旨趣融入学术研究。本场讲座既具有理论深度,又极具现实意义,现场的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学习已充分理解中国的“国际传播”不仅需要内宣,还需要强化外宣工作,让世界听到愈加嘹亮的“中国声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