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省社会科学界2017年学术年会分论坛暨福建省传播学会2017年会主题演讲下篇部分,为您介绍吴琳琳、张梅、万丽慧、黄裕峯、王桂亭五位老师的演讲内容概要。
厦门大学 吴琳琳副教授
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吴琳琳发表了关于“两岸数字内容产业合作探究”的讲话。吴老师认为由于地理历史环境不同,两岸文化有一定差异。其中,同质文化为其本质,文化差异为其表象,文化内容为其核心,进而可得出结论:中华文化是两岸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根基。目前,两岸数字内容产业规模增长较快,吴老师指出,两岸应采用多样化合作形式,通过代工合作、企业并购、人才引进、共同投资成立公司等形式,实现资源优势互补。两岸也应当出台相关政策,建立更完善的合作保障机制,为两岸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提供更稳定的政治环境。
福建师范大学 张梅副教授
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张梅围绕“经验、逻辑与可接受性 :微博场域中公共议题事实判断的三种层次”展开演讲,指出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区分的重要性。张老师认为事实判断的标准分为三种层次,分别为经验的真、逻辑的真、可接受的真,这三种层次互为补充,但在应用顺序与应用层次上又有所区分。在复杂的公共议题事实判断过程中,张老师向我们分享了一般规则:首先以第一层次或第二层次为判断依据,在此基础上,判断公共议题是否具备成为事实的可接受的真。
闽南师范大学 万丽慧副教授
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万丽慧以“台湾阅读运动的发展与省思”为主题,将当下掀起的全民阅读运动话题作为切入点,分析台湾阅读运动二十年的发展历程,首先是以教育孩童为目的的“故事妈妈”系列的民间读书会兴起;后来,官方陆续发展了读书基金会。而在读书基金会发展初期,只是简单的让孩童进行听读与猜读,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效果。鉴于此,万老师提出在读书过程中,应当由最初简单的阅读,到会边阅读边思考,懂得如何批判地看待书中内容。小新认为,万老师提出的这点建议,在快餐式阅读的今天尤为适用呢。
厦门大学 黄裕峯副教授
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黄裕峯给我们带来了关于“两岸新闻传播术语探究”的演讲。黄老师首先阐述了新闻与传播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宗旨及其涉足领域;后又回顾了近年相关重要文献,总结出了两岸新闻传播术语的几点变化和选词的注意点;接着,黄老师提供了对两岸共建术语的建议:基于维基百科式共建术语词典。他认为经典理论词应当沉淀定名,在发表过程中,更是要提供对新名词的翻译逻辑。黄老师对待学术一丝不苟,严谨认真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。最后,黄老师围绕该论点,得出海峡传播学术语具有大不同、小差异、本土传播现象较为明显的特征。
华侨大学 王桂亭副院长
最后是万博体育官网
副院长、副教授王桂亭给我们带来了关于“台湾电影国族认同的分离与错位”的演讲。他首先阐述了国族认同概念(即对国家和民族的理性认知和情感依附),再从台湾电影对国家认同的分离、国族认同的错位、文化认同的混乱与重构三个部分进行一一剖析。在第一部分,王老师指出,抗战时期,“反共政策片”为主的台湾电影转向“抗战”主题,然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,两个政权形成各自的话语系统,导致了两岸国家认同的分离。在第二部分,王老师指出,由于台湾不可能成立一个“台湾国”,国家认同悬而未决,造成部分台湾民众国族认同混乱,电影《悲情城市》中''我们本岛人最可怜,一下日本人,一下中国人,众人吃,众人骑,没人疼’’的话语,可谓道出了这种混乱。在第三部分,王老师指出,当前台湾电影具有本土化、媚日两种倾向,这并不利于一个中国的认同。鉴于这种情况,王老师建议:两岸进行包括电影在内的各种文化交流,分享共通情感经验是加强“命运共同体”的重要途径。